咨询热线

0635-8190017

电话:0635-8190017
邮箱:lclyfzjt@163.com
地址:聊城市湖南路19号摩天轮南楼7层

聊城游记

聊城美食满春盘,人间有味是清欢

来源: 时间:2020-09-15 17:09:24 浏览次数:

正所谓一城一味,一座城的味道往往就藏在寻常巷陌的转角处,是微小的,也是回味悠长的。聊城美食包罗万象,无论是宴席正餐,还是小吃糕点,应有尽有。美食总能给人以正能量,战疫居家,就算是朋友圈晒美食,我们也不忘把家乡特色推荐给您。让我们一起体会一番“聊城美食满春盘,人间有味是清欢”的美妙感受吧!
一城一味

正所谓一城一味,一座城的味道往往就藏在寻常巷陌的转角处,是微小的,也是回味悠长的。聊城美食包罗万象,无论是宴席正餐,还是小吃糕点,应有尽有。美食总能给人以正能量,战疫居家,就算是朋友圈晒美食,我们也不忘把家乡特色推荐给您。让我们一起体会一番“聊城美食满春盘,人间有味是清欢”的美妙感受吧!

1
武大郎烧饼与潘金莲咸菜

作为聊城的味觉标志,在聊城的街道旁还能看到打烧饼的塑像,活灵活现,十分有趣。武大郎烧饼和潘金莲咸菜的趣闻异事源远流长。顾名思义与水浒传中故事人物有关。

相传武松打虎后,在阳谷县遇见了自己以卖炊饼为生的兄长武大郎,回到家中的武松为了躲避在饭桌上向自己频频示好的嫂夫人,便拿着哥哥做的炊饼独自去厨房就着咸菜果腹,却发现十分美味。后来这两样小吃插上了水浒传人物的翅膀,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聊城美食。

尤其是武大郎烧饼,总有人不禁会问,武大郎卖的不是炊饼吗?怎么就变成今天的烧饼呢?其实,这与中国饮食的演化有关,人们在晋代掌握了发酵技术后,便发明了活面制作的主食——炊饼,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馒头。

宋朝后,人们进一步的发挥创新火和油在食物制作的巧妙用途,经过历代厨师的钻研和改良,武大郎当年售卖的炊饼就演变成了今天随处可见,香脆可口,造型多样的聊城名吃了。

2
魏氏熏鸡
聊城被称为“江北水城 · 运河古都”,那么运河美食自然就必不可少。在众多的运河美食中最不能错过的就要数魏氏熏鸡了。
明清两代,聊城借京杭大运河之利而得以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。城内商贾云集,店铺林立,百业兴隆,成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。到清朝乾隆年间,聊城城内的魏家扒鸡已经成为备受青睐的运河名吃。
为了便于往来客商购买后能长时间保存,清嘉庆十五年(1810年),魏氏扒鸡店传人魏永泰老先生继承祖传扒鸡制作工艺,借鉴传统的熏烤方法,研制出了能够长时间保存的熏鸡,并代代相传,闻名至今已有二百余年。
魏氏熏鸡选料辅良,制作精细,经熏制的扒鸡,水分少、皮缩裂、肉外露、无弹性、药香浓,形美肉嫩骨酥,色鲜味美。作为聊城的特产,魏氏熏鸡入口余香深长独特,可谓馈赠佳品。
3
沙镇呱嗒
呱嗒是聊城传统名吃,食之香酥,味道可口。创制于清代,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。已被收入《中国名吃谱》一书。取名叫呱嗒是因为将其吃在嘴里,会发出“呱嗒”的酥脆声,真是生动形象。
在聊城,很多人的一天是从吃一口呱嗒开始的。早餐摊边,买一个热腾腾的呱嗒,用油纸包了,拦腰切开,露出雪白的蛋清、金灿灿的蛋黄,夹杂着香飘四溢的肉粒,深吸一口气,闻闻从指缝间飘散出来的葱花香,整个人瞬间精神抖擞。
聊城的呱嗒不仅个大馅儿多,最重要的是口味独特,呱嗒煎出来后外表金黄,外酥香嫩,香脆可口。只一口便能终生不忘!
4
临清什香面
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。伏天吃面,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。面,作为中国人的主食,几乎伴随了整部中华史。它在不同人手中千变万化,既包罗万象,也饱含智慧。陕西人把它酿成了凉皮,天津人把它拧成了麻花,宁夏人把它炸成了油香,临清人则把它变成了闻名遐迩的什香面。什香面是每一位临清人的餐桌必备,尤其是炎炎夏日的正午,一碗什香面入口,好似清风拂过了舌尖,既美味也消暑。
什香面就形成于这段运河兴盛时期。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临清,一番游览后感染了风寒,茶饭不思。地方官命大厨用手擀面,配上十多种时令蔬菜和本地酱菜做成菜码,乾隆皇帝见到后食欲大开,龙颜大悦之际赐名“什香面”。
临清什香面,也叫“十香面”。由于蔬菜种类多,维生素含量较高,而深受广大食客的青睐。相传至今的“什香面”是在临清“温面”和小吃“捞面”的基础上创新而来的。种类繁多的食材,制作工艺的考究,让一桌“什香面”所花费的功夫一点不亚于一桌上等酒席。
5
临清八大碗
聊城,是一座包容的城市,民族融合,文化荟萃,比如临清八大碗.也叫清真八大碗,在临清可谓是家喻户晓、妇孺皆知。它是临清回民喜庆聚会时的必选用菜。
据史料记载,元代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西征,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征调到中原。大运河沿岸的临清作为运河重镇,成为这些信仰伊斯兰教军士‘屯聚牧养”的重要之地。
与他们随之而来的还有他们的饮食文化,回族同胞将自己的饮食习惯和临清当地的饮食习惯相结合,形成了包括烧肉、炖肉、圈巧阁、松花羊肉、清氽丸子、黄焖鸡、黄焖肉、肉杂拌的临清八大碗,说它是回族与汉族饮食文化融合的结晶也一点不为过。
6
金屋藏娇
阿胶,药食两用,做药可滋养身体,做食则美味滋补。根据不同时节可以做成多种菜品。其中首推金屋藏娇,选用燕窝作为金屋,益气补中、润肺;藏胶,选用陈年阿胶,滋阴补血、美容养颜,再配以木瓜、银耳作为主要食材,可以养阴、养眼、美容、延缓衰老,在滋补美味的同时,还寓意着人们对美丽的向往。
7
黑驴王子驴肉火锅

黑驴王子驴肉火锅,所有乌驴肉均由东阿黑毛驴养殖基地专供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驴肉补血、治远年老损,煮之饮、固本培元”,有补气养血功效,辅助治疗劳损、心烦、痔疮等症,秋冬食用为佳,具有“四高三低四无”的特点,是最健康、最安全、最营养的绿色肉类食品。

8
高唐驴肉
高唐老王寨加工驴肉已有300多年历史,享有"天上龙肉,地下驴肉“之美誉。当地人把驴前腿内侧那块圆形不长毛的黑皮视为鬼的夜眼,故称驴为鬼。于是称驴肉为”鬼子肉“。
现在高唐驴肉加工精细,方法独特。加工的驴肉色呈酱紫,刀口明亮,清香鲜美,肉烂不散,软而不松,香型独有,具有活血降压,滋补益肾的作用。每年古历六月六日,子女按风俗给父母送”饼卷肉“时,专买驴肉孝敬老人。
9
杜郎口豆腐皮

茌平的豆腐坊可谓遍布城乡,加工豆腐皮的也不计其数,可唯独杜郎口的张秋和做的豆腐皮豆香浓郁,干薄筋道,含水量极少而且卖时不上称,四张半豆腐皮卖一斤的价钱,不足一斤却远比一斤出数。因而他的豆腐皮卖不完别人则无法开市,久之脱颖而出,众人群起效仿,成就了一方名吃。

薄不过两三毫米,色美味香,价廉物美,营养价值很高。豆腐皮的制作过程很有讲究,从打浆、烧胚、过滤、点浆,到压水、扯皮、煮皮,每一道工序都不得怠慢,这样生产出的豆腐皮才能筋道细嫩。
10
莘县古城镇鸳鸯饼
一碧青葱肉中藏,二面千层口中香。三生犹得佳肴味,四季鸳鸯美八方。这里说的就是莘县古城镇鸳鸯饼。鸳鸯饼俗称"肉锅饼",历史名吃,因常成对售卖而得名,其历史可追朔至清康熙年间,至今已有300多年。长久以来,凭借其“面皮筋道、馅香味美”的特点而深受大众的喜爱。

关于鸳鸯饼名字的来历,相传还有一段与郑板桥有关的佳话:郑板桥在今莘县古城镇做县令时。一日上街视察民情,走到一户人家,吃到了一种从没吃过的蒸肉饼。第二年春暖花开,县令又去走访这对夫妇,得知这对夫妇已去他乡讨饭。郑县令心中一惊,想到那妇唱夫随的温馨场景和鲜见的美味,那饼应该叫“鸳鸯饼”才符合其实。从此,古城肉锅饼就有了个文艺名字“鸳鸯饼”。
11
冠县马家包
冠县马家包位于老县城西街,是冠县土生土长的清真老店,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,是当地口碑相传的著名地方小吃,几乎成了冠县饮食文化的代表。马家包的外形不同于其他的包子,更像是一个“大饺子"、“金元宝”的形状,这也是马家包的特色之一。

包子馅是精选的本地山羊肉和白萝卜馅,蒸好的包子要趁热吃,皮薄馅大,肉馅鲜美且汤汁丰富,口感细腻,浓香四溢。马家包是几代冠县人心中家乡的老味道,美食的记忆、马家包迷人的香气,仿佛隔空万里,依旧飘香四溢。

上一篇:已经是第一篇了

下一篇:运河聊城,一部聊城的兴衰史

返回

备案号:鲁ICP备17049454号-1  © 2020 聊城市旅游发展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.

咨询热线:0635-8190017     地址:聊城市湖南路19号摩天轮南楼7层 ipv6 ready

  • 返回顶部
  • 0635-8192222
  • 在线咨询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    公众号二维码
  • 抖音二维码
    抖音二维码